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行业动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通过 滨海新区“风光登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天津自贸区主要载体的滨海新区,借助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加速资源整合、完善承载体建设,打造京津冀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及自身产业优势实现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激活’环渤海地区经济活力的功能,并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周立群说。

  提前布局

  搭建产业合作平台

  时至今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是政策新动向,但三地的合作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如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京津冀高速路网建设、开通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等,现在来看,合作领域多在环保、交通建设、旅游资源整合等方面,还没有涉及三地发展定位和产业对接、转移等深层次整合。”周立群说。

  围绕三省市间的产业合作,新区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探索。2008年,新区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破区域合作瓶颈。如今,“生物降解载药层冠脉支架”“微型生化分析仪”等关键生物医药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化,超200件医疗器械获生产批件和临床批件,15种新药获生产批件,30多种新药获临床批件,引入风险投资近5亿元,6个项目攻克关键技术,并在新区建立产业化基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相比北京的研发优势,新区应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在滨海高新区、开发区、保税区等几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做好布局,对北京的一些外溢资源做好承接。同时,根据生物医药研发孵化周期较长的行业特点做好孵化,进一步发挥新区特色优势,形成错位发展。”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夏秋雨说。

  随着京津冀三地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在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方面,新区不仅走在了前列,合作的范围也在向更多行业领域扩展。2014年12月,融合了京津冀三地13家律师事务所的盈科律师协作平台,在空港经济区成立。为三地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反倾销、反垄断等全球一站式系统法律支持,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成为该平台成立的首要任务。

  在提前布局,搭建产业平台策略指引下,新区的产业吸附作用也开始彰显,中国人寿、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中集集团等一批来自北京、河北的项目相继落户新区。

  高瞻远瞩

  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基地

  有数据统计显示,自2014年6月以来,新区累计与北京企业对接洽谈了1500余个项目,意向投资协议额达640亿元。在强大吸金能力的背后,是新区日益完善的软硬件承载体建设。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先行区,新区将重点承接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成为高新区融入京津协同创新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平台,其总体战略定位就是要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的创新极。

  早在2011年10月,开发区就与北京中关村协会联席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开发区共建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滨海转移发展基地,这使新区得以承接北京高科技产业的对外转移。自合作协议签署之后,新区先后从中关村地区吸引包括搜狐视频、58同城、展讯通信、京东商城、完美世界、百合网、安博教育、人人游戏、奇虎360、中天联科、新浪微博等一大批领军企业。时至今日,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主要功能区仍在与北京高端科技型项目进行洽谈。

  周立群表示,“一个企业落户在这里,看中的是这里给的‘真金白银’。现在来看,天津和北京形成了30分钟工作圈,交通快捷方便企业利用北京的技术资源。与北京相比,新区写字楼租金更低廉。除了这些硬件,新区还推出了吸引企业落户的服务,这是最令企业受益的。据我所知,一些功能区部门都是派专人和企业对接,减少了企业办理各项手续的时间,节省了各项成本。其次就是想办法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除了减免税金、租金外,还会提供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接的平台。”

  如今,在滨海高新区,已建成中科院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各功能区,如保税区与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共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与国家民航局共建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基地,在未来将吸引首都地区数字出版企业和民航科技企业落地。

  明晰定位

  拓展港航产业高端服务

  作为同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并列的京津冀一体化率先突破区域,交通一体化有望成为京津冀一体化最先得以突破的区域。日前,交通部公布《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根据方案,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邮轮港口发展将以始发港为主体,共有6个港口入选始发港,其中,津冀沿海以天津港为始发港。根据初步规划,到2020年,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而位于新区的天津港就是“五港”中的一港。

  天津港是世界第四大港,华北、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北京最近的出海口,北京90%的货物由此出海。由于渤海湾港口众多,较为集中的港口资源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只有错位,才能由竞争走向合作,才能实现融合发展。”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军说。

  2014年8月,天津港集团宣布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出资20亿元,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来将统筹规划利用天津、河北两地的港口资源及航运要素,不断优化京津冀区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布局。“这是两港开始结束竞争,为走向合作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刘军说。

  刘军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让天津港与河北省港口实现错位发展,天津港转变以吞吐量目标的发展方式,将拓展港航产业高端服务,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此外,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时间表的明晰,天津港将“走出去”,向内陆腹地延伸供应链与物流服务,形成以天津港为龙头的我国北方国际物流网络,使天津港成为京津冀的天津港、华北的天津港、我国北方的天津港,而不是天津市的天津港。

【关闭】